作者: ZZZZZZZZZ9 (Z9)
標題: [轉錄]Re: [閒聊] 空姐一個月8~9萬?
時間: Thu Oct 6 23:30:39 2011
作者: lingray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看板: MenTalk
─────────────────────────────────────
※ 引述《aloba (aloba)》之銘言:
: ※ 引述《KayRoe (資本主義右將軍)》之銘言:
: : ***
: : 跟大家分享這個故事,是要讓你知道,即使是富人也有富人的煩惱;人不知足是因為
: : 不了解愛是付出不是占有,只你願意付出、世界會給你更多
: : 至於薪水,我不是故意看輕台灣男孩們,而是抱著恨鐵不成鋼的情緒在罵。
: : 你薪水不高不要埋怨,你應該要對自己感到憤怒,因為你的爛來自你的懶,要改變世界
: : 請先改變自己吧。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80%E4%BD%8E%E5%B7%A5%E8%B3%87
: 按照盧森飽的薪水,就算到垃圾最低也要 1570 歐圓的月薪,
: 折台幣也有五六萬吧....
: 當我們批評台灣薪資低,那用這種標準,我們付的起這個 Pay 嗎?
: 如果我們付不起,又怎麼能要求別人去改變環境呢?
看看這位資本主義右將軍的高論
我只能說他的暱稱十分貼切
不過也十足的往自己臉上貼金
根據他自稱bagman,我可以客觀的說,他不是將軍
因為他沒有權力,他不配
(除非他是美國總統身邊負責保管裝發動核子戰爭密碼的公事包的人)
那麼,也許他自稱『資本主義小走狗』
會比較貼切
aloba提到在盧森堡倒垃圾最少也有1570的月薪
然而,那可是個富裕的社會主義國家
同樣的工作,私人公司的清潔工
在台灣會有多少?
但不論是台灣還是盧森堡
事實上,任何一個社會都需要清潔工
若是沒有清潔工倒垃圾,那任何一個城市都會變成垃圾山
以馬克思的邏輯而言
清潔工這種工作屬於社會的『下層建築』
是奠定一個社會的基礎,任何國家社會都會需要
雖然有職業無貴賤的高尚論調
但事實上是,一個有能力做科技研發的人是不會去做倒垃圾的工作的
就算你給他的是科計研發的薪水,他還是不會去
因為這工作耗用大量勞力、而且又髒又臭
另一個事實是,不會有任何一個清潔工能夠得到科技研發的薪水
再一個事實是,不會有任何一個清潔工有能力去做科技研發的工作
就算你給他這份工作,他也不敢接
而下層建築的工作,往往跟弱勢族群直接劃上等號
弱勢族群要就找不到工作,或是沒有能力工作
要不就是只能找到下層建築的工作
當然,每個社會都會有力爭上游而成功的弱勢
在台灣,三級貧戶都可以當總統了
但問題是,百分比是多少?
一個倒垃圾的清潔工
通常他會希望有台可以代步的機車
而不是開賓士去上班
因為他養不起
通常他會希望有個可以讓家人遮風避雨的小公寓
而不會是美麗的新天鵝湖堡
因為他住不起
通常,弱勢族群對於生活只能有最低要求
他們能做的,頂多就是把想像的奢侈寄望未來
這種情形,我實在不認為叫做『不爭氣』
我認為,這叫『自知之明』
這種最謙卑的自知之明,若是都不能被滿足的話
這個社會還能被寄予什麼期待?
我們可以說,若不保護弱勢族群,下層建築將可能崩潰
到那時,革命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我們現在的社會是,當你拒絕一個過於低薪的工作,馬上有一百個人搶著要
在你找到能夠接受的工作之前,你很可能餓死
台灣人只是還沒被剝削到窮途末路的地步罷了
大家寧願領著微薄薪水,過著被壓榨的爆肝生活
也不願意走上可能流血喪命的革命
但問題是,我們的社會一直在膨脹
主要是『活著』這件事的定義一直在膨脹
在農業社會,活著的定義可能只是農作物有好收成
全家可以吃飽,有屋子可以棲身
在現在,光是吃這件事就大大不同
以前有米可能就足夠
現在講求營養均衡
再有錢一點的人要求美味
更有錢的人要求有機無污染
照這個歷程,很有可能的是
100年後,有錢人只吃月球上種出來的蔬菜
因為地球充滿了污染
在只有投幣公共電話的年代,沒人能理解何謂行動電話
在行動電話才剛開放的年代,沒人理解何謂智慧型手機
有人說,時代在進步
以前最頂級的nokia 8850只要一萬多
現在一隻唉鳳要三萬多
所謂的進步,雖然有許多東西是更便宜
但很大的部份是越來越昂貴
而這只是從我們手裡流出去、看得到的代價
我們看不到的代價不知道還有多少
意識形態一直支配人類社會
從以前的宗教,到近幾百年來的民族主義都是
冷戰結束後,有學者認為意識形態的鬥爭已經結束
資本主義,或說民主主義,得到全面勝利
所以我們現在活在拜物星球
即使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他也必須要崇拜物質,而不只是信仰上帝
拿掉對於經濟的追求,我們的生活剩下的,似乎不多
雖然有所謂的後物質主義
但那是先進國家的有錢人玩意
落後地區可沒人在跟你唱這種高調
我們活在一個消費社會
把商業購買行為拿掉,這個社會就會立刻崩解
因為絕大部分的人都要失業
但是有多少東西是真的需要?還是被建構出來的?
上班族交報告、寫企劃案,若用手寫絕大部分都會被打槍
因為這是個資訊時代,有競爭力的企業都已經網路化
但問題是,能被電腦編寫、印表機列印而給人看的紙本報告
會因為換成手寫文字以及手繪圖表,就無人能懂?
『需要』跟『想要』是個長久以來的哲學難題
很常見的情況是,當想要越來越多,它就成了需要
因為大家都這樣,你只能順從
就像一個沒有手機的年輕人可能會被當成怪物一樣
上面有兩個重點
1.弱勢族群幾乎就=下層建築的勞工
而下層建築是每個社會都必須擁有的
2.消費社會中,『活著』越來越昂貴
上面這兩個重點是無人可以否認的事實
而且鐵一般的存在於我們的社會中
當我們的社會越來越不能保護下層建築的人民之時
弱勢族群大概只能選擇兩條路
1.想辦法換工作,或再兼差,總之就是增加收入
2.革命
台灣目前的社會處在第一點
而距離第二點,尚不知有多遠的距離
[m [1m推 [33mily [;33;40m:沒有不景氣 只有不爭氣
- Oct 11 Tue 2011 19:56
[男女] 空姐一個月8~9萬? 2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